華人自在交流網
|
聯絡我們
►東南亞
印尼
馬來西亞
新加坡
泰國
菲律賓
越南
柬埔寨
寮國
汶箂
緬甸
►東亞
台灣地區
中國大陸
日本
韓國
香港地區
澳門地區
►北美洲
美國
加拿大
►南亞
►中南美洲
巴西
►歐洲
►大洋洲
澳大利亞
紐西蘭
新幾內亞
►非洲
►中亞
►南太平洋各國
首頁
> 歷史回顧
查詢歷史上的今天:
地區分類:
請選擇
東南亞
東亞
北美洲
南亞
中南美洲
歐洲
大洋洲
非洲
中亞
南太平洋各國
國家分類:
請選擇
進階查詢:
地區分類:
請選擇
東南亞
東亞
北美洲
南亞
中南美洲
歐洲
大洋洲
非洲
中亞
南太平洋各國
國家分類:
請選擇
類別分類:
請選擇
綜合(總體)要聞
文化藝術(藝文)
影視新聞
體育教育
選擇日期:
年
月
日 關鍵字:
華人大事記
>>台灣地區 >>歷史上的今天
綜合(總體)要聞
西元
民國
歲次
月
日
摘要
1912
元
壬子
3
9
△孫大總統宣佈袁世凱宣示電文,並咨參議院,袁世凱擬派唐紹儀為國務總理,徵求同意。
1912
元
壬子
3
9
△北京外交團議決不參加袁世凱就職典禮。
1912
元
壬子
3
9
△廣州因解散新募各軍,發生兵變。
1912
元
壬子
3
9
△孫大總統令內務部取消暫行報律。
1913
2
癸丑
3
9
△袁世凱聘梁啟超為法制局高等顧問。
1914
3
甲寅
3
9
△令設置清史館。(趙爾巽為總裁,後改稱館長)
1914
3
甲寅
3
9
△寧湘鐵路借款八百萬鎊成立。
1915
4
乙卯
3
9
△孫中山先生命許崇智等自日本赴南洋連絡。
1915
4
乙卯
3
9
△中日第八次會議,中國對安奉、南滿鐵路及滿蒙雜居等問題讓步。
1916
5
丙辰
3
9
△廣東革命軍進佔順德縣黃麻涌之清鄉行營。
1916
5
丙辰
3
9
△袁世凱授張敬堯三位,加上將銜,旅長熊祥生、吳佩孚、無新田升中將。(克復納溪有功)
1917
6
丁巳
3
9
△孫中山先生電參眾兩院,反對加入協約國,並電英首相阻止勸誘中國參戰。
1917
6
丁巳
3
9
△段祺瑞招待參眾兩院議員,說明對德絕交案。
1917
6
丁巳
3
9
△日人在山東收買制錢,槍殺查驗警察。
1918
7
戊午
3
9
△孫大元帥以和平絕望,電勉各軍一致進討。
1918
7
戊午
3
9
△吉林省長郭宗熙抵京。(磋商吉省外交、邊防及中東鐵路等問題。)
1918
7
戊午
3
9
△俄新黨黨魁拉雜等七人赴滿洲里晤總司令張煥相,張派參謀接見。(洽商對待謝米諾夫等事)
1919
8
己未
3
9
△陳毅為防制日謝圖蒙,請於呼倫貝爾、烏得、東烏珠穆沁及察罕通古,屯駐重兵,並以兩混成旅增防外蒙。
1920
9
庚申
3
9
△德國向北京政府要求恢復通商。
1921
10
辛酉
3
9
△唐繼堯自香港到廣州晤孫中山先生。
1921
10
辛酉
3
9
△庫倫俄蒙軍攻叼林。
1922
11
壬戌
3
9
△范其光電告北京政府,海參崴政府抗議停止中俄陸通商章程,請示辦法。
1922
11
壬戌
3
9
△日本駐華公使以代理領袖公使名義,照會北京政府外交部,質問直隸、陝西、甘肅、湖北等省加徵鹽斤附稅事,當經北京政府電令各該省查照。
1923
12
癸亥
3
9
△黎元洪退還張紹曾內閣辭呈,並通電全國挽留。
1923
12
癸亥
3
9
△貴州師長王天培等電告滇軍侵黔鎮寧已擊退。
1924
13
甲子
3
9
△孫大元帥講演民權主義第一講。
1924
13
甲子
3
9
△北京大學全體教授,反對北京政府教育部頒「國立大學條例」,不承認國立學校有設置校董之必要。女高師全體教授亦隨同反對。
1924
13
甲子
3
9
△福建王永泉軍被海軍在峽兜截住,繳械千餘,王氏弟兄逃入泉州。
1925
14
乙丑
3
9
△段祺瑞否認「金佛郎案」已祕密解決之說,謂目下決不進行,更無允許用金之事。
1925
14
乙丑
3
9
△北京政府教育部所聘東南大學校長胡敦復赴校就職,校中學生教授拒胡,胡及弟剛復被毆出校即另電聲明被迫情形,請教部派員查辦。
1926
15
丙寅
3
9
△大沽戰事,國民軍以水雷封鎖港口,中外船舶均被阻不得出入,天津領事團向鹿鍾麟抗議,並勸張作霖撤退艦隊。
1926
15
丙寅
3
9
△北京政府外交部電駐俄、德兩國公使:「俄德新約」規定德僑在蒙古得享最惠國待遇,侵犯中國領土主權,應向各駐在國政府抗議。
1927
16
丁卯
3
9
△畢庶澄赴吳淞口外楊樹莊所駐軍艦,與楊會商渤海艦隊南下,及共同維持上海治安問題,楊允派艦入長江,渤海艦隊不南下。
1928
17
戊辰
3
9
△北京關稅自主委員會成立。
1928
17
戊辰
3
9
△駐華法、美、美、荷等使,會議協禁軍火運華案。
1929
18
己巳
3
9
△各地出席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抵京報到。
1929
18
己巳
3
9
△中法商約,通過草案。
1929
18
己巳
3
9
△上海中西醫發生激烈論爭。
1930
19
庚午
3
9
△馬鴻逵在浦口就討逆軍第十五路總指揮職。
1930
19
庚午
3
9
△丹麥太子裴列特立克訪華,抵上海。
1931
20
辛未
3
9
△國民政府正式公佈「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施行條例」。
1931
20
辛未
3
9
△蔣主席在國民政府紀念週講解「革命黨員自由問題」。
1932
21
壬申
3
9
△國民政府特任顧孟餘為鐵道部長。
1932
21
壬申
3
9
△偽滿州國在長春成立,溥儀任執政,鄭孝胥任偽國務總理。
1933
22
癸酉
3
9
△蔣委員長、宋子文、張學良在保定晤商大計。
1933
22
癸酉
3
9
△財政部決定今日起,上海試行廢兩,改為銀元本位。
1933
22
癸酉
3
9
△駐俄大使顏惠慶向俄主席加里寧遞國書。
1934
23
甲戌
3
9
△立法院通過「國立中醫研究院條例」。
1934
23
甲戌
3
9
△立法院批准「白銀協定」,附帶保留聲明,即「如中國產業有危險時,中國得採必要行動」。
1936
25
丙子
3
9
△湘、鄂、贛三省當局商定「邊區清剿辦法」,分區限期肅清散匪。
1936
25
丙子
3
9
△毛匪澤東在山西省孝義附近,指揮共匪化整為零,向各山地潛伏。
1937
26
丁丑
3
9
△行政院會議通過川黔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及理事監察人員名單。理事長曾養甫兼任總經理。
1937
26
丁丑
3
9
△行政院決議:嘉獎綏遠抗戰將領,閻錫山、傅作義敘一等賓鼎勳章,騎兵司令趙承綬二等寶勳章。
1938
27
戊寅
3
9
△風陵渡之敵向北撤退。
1939
28
己卯
3
9
△國民正午特派李濟琛為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,顧維鈞為慶賀羅馬新教皇加冕典禮專使。
1939
28
己卯
3
9
△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議閉幕,通過提案三百餘件。
1940
29
庚辰
3
9
△第二次參謀長會議閉幕。
1941
30
辛巳
3
9
△國民參政會通過政府本年施政方針。
1941
30
辛巳
3
9
△我空軍轟炸宜昌日寇陣地。